媒体聚焦

湖北日报:构建交通新格局,助力鄂南新发展 ——嘉鱼长江大桥“百年品质”新标杆建设纪实

  • 来源:湖北日报
  •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30日

 

 

 

 

 

 

 

  “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大有可为。”5月21日,贯彻中央有关指示精神,中部地区拉开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帷幕。

    仅仅10天,湖北传出重大喜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又一重要过江通道——嘉鱼长江公路大桥今日胜利合龙。这是继石首长江公路大桥胜利合龙后,今年内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的第二座长江大桥。

  这条连接鄂南与江汉平原的快速通道,不仅完善了武汉城市圈外环线高速网,还重构湘鄂跨省交通网,推进咸宁、岳阳、九江城市群加速抱团,为中部地区绿色创新发展添砖加瓦。“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对美好出行的殷殷期盼。”省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龙传华表示。2014年,公司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围绕补齐湖北综合交通加密、互通、提质短板,同时、同步投资建设了湖北省境内的七座长江大桥,创造了由一家企业在短时间内集中投资建设如此多长江上特大桥的奇迹。全面提升了我省过江通道能力,交通网络覆盖鄂、湘、赣、皖等省份,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6年2月,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出资建设,由省交投集团成立了湖北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指挥部),拉开了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帷幕。2年后,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开建,期待了百年的咸宁人民迎来双桥卧波的新时代。

 

  盼星星,盼月亮——距离近了,出行便利了

  300万咸宁人民圆了百年长江大桥梦


  翻开湖北交通地图,你会惊讶地发现——全省沿江8个市州中,唯有咸宁没有长江大桥。

  要想富,先修路。地处鄂南一隅、幕阜山脉贫困地区的咸宁,从上世纪初开始逐梦长江大桥。进入脱贫攻坚的新时期,300万咸宁人民对长江大桥的期盼和呼声更为强烈。

  咸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咸宁与江汉平原虽然只有一江之隔,来往却十分不便。如果利用轮渡过江,需要1个多小时,遇到大风、大雨、起雾、防汛等情况还要停航。以潘家湾汽渡为例,每天1.5小时一趟,2016年特大洪水期间停航10多天。此外,轮渡价格昂贵,小车过江往返需70元,货车则要360元,远高于一般长江大桥的收费标准;如果开车前往洪湖、仙桃、荆州等方向,还得从武汉或岳阳过江,至少绕行100多公里。

  2016年2月,由省交投集团发起,联合设计、施工等单位采取“BOT+EPC”模式、概算投资31.44亿元的嘉鱼长江大桥正式开工。“该模式整合了优势资源,实现了强强联合,大大缩短了大桥建设的周期,满足了咸宁人民期盼大桥早日通车的愿望。”省交投集团相关人士如是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嘉鱼县苗木种植大户张留广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货运运往江汉平原走陆路需绕道岳阳或武汉,耗时2-3个小时,每趟增加成本360元,今后走嘉鱼长江公路大桥直接过江,5分钟到洪湖,30分钟抵达仙桃,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物流成本一年也可便宜数万元。”“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需求是我们的责任。”省交投集团党委要求,大桥项目建设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攻坚克难,早日实现咸宁人民的长江大桥梦。

  经过3年多的努力,嘉鱼长江公路大桥于5月30日顺利合龙,预计今年年底正式通车。

  相关交通人士表示,大桥建成通车后,湖北沿江8个市州将全部进入长江大桥时代,也彻底改变幕阜山区、江汉平原依靠轮渡或绕道岳阳、武汉过江的历史。大桥作为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将连通圈环线西环和南环,打通鄂南地区与江汉平原的交通动脉,有效缓解了沪渝、京港澳高速的通行压力。同时,以该桥为纽带,重构湘鄂跨省交通网,咸宁、岳阳、九江城市群抱团发展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彰显。

 

  与特大洪水赛跑,向世界难题宣战

  挑战自我,建设世界最大跨度非对称斜拉索桥


  建一座大桥,树一座丰碑。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设计主跨920米,是世界最大跨径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

  据介绍,设计大桥结构时,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论证。根据防洪的需要,否决了一跨过江的悬索桥方案;为满足通航需求,结合嘉鱼长江段的河床特性及经济成本,放弃了对称斜拉索桥方案,最终敲定设计方案为非对称斜拉桥。“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南半跨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北半跨主梁采用混合梁结构,施工方式完全不同。”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嘉鱼长江大桥设计负责人表示,建一座嘉鱼长江大桥,相当于同时使用一座超大跨径钢箱梁大桥和一座超大跨径混合梁大桥的建造技术,建设难度之大,在全国乃至全球位居前列。

  交投集团要求,项目指挥部必须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把嘉鱼长江大桥建成百年精品、高质量工程,在长江上树立一座丰碑。

  嘉鱼长江段历来是防洪的重点区域,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大桥一开工,首先就遭遇到了洪水的巨大考验。根据要求,南北主塔基础必须要在6月份汛期来临之际完工,施工时间不到4个月。否则一旦遇到类似1998年的特大洪水,承台施工就会延后3至4个月,将导致整个工期延误。

  大桥南北主塔基础需要打87根长90多米的桩基,而面临的却是“三明治”式的河床地质结构,即覆盖层由细砂软石、黏土层、粉砂层构成,桥位河段最大水深超过30米,施工难度之大超出想象。

  起初,桩基打桩采取的是传统的回旋钻成孔工艺,钻到40米深后速度大幅放缓,单桩成孔需1个多月。项目部研究发现,旋挖钻突破覆盖层进入黏土层后,钻头被黏住了,就像一个锤子打进了棉花里,很难发力,钻孔速度很慢。“必须改变钻孔方式,否则根本不可能在汛期前完成桩基施工。”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巨大压力,建设者们群策群力,组织各方力量反复论证,采用了“旋挖钻+冲击钻”组合接力成孔工艺,即在覆盖层先采取旋挖钻,穿透黏土层进入软岩层后再使用冲击钻,加快打桩速度。

  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座长江大桥采用“旋挖钻+冲击钻”成孔工艺,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项目指挥部和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对钻孔平台搭设、设备选型、泥浆制备、钢筋笼下放、清孔、灌注等10多个关键工序24小时监控,确保每一根桩基精准完成。

  工艺创新大大提升了钻孔效率,改进后的成孔工艺,单桩成孔周期只需13天,比过去缩短了三分之二。2016年6月18日,随着最后一根桩基顺利完工,宣告大桥主塔87根桩基在汛期来临前夕全部完成,大桥基础成功经受住了当年长江特大洪水的考验。“像这样的工程难点还有很多,我们一一实现了突破。”交投相关人士介绍,大桥合龙设计为北半跨主梁不动、南半跨主梁顶推的合龙模式,精度要求非常高。为此,建设单位联合设计、厂家,将传统阻尼器和液压伺服千斤顶合二为一,研发出了一种具有顶推、限位、减震功能的复合式阻尼器安装于南塔处,在保证大桥抗震性能的前提下,克服了温度影响,通过顶推施工实现了主桥全天候、数字化、零误差合龙,这种新型合龙方式为斜拉索桥数控合龙提供了宝贵经验。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护航交通强省

  多项第一铸造百年精品工程


  打造百年精品工程,品质是关键。大桥建设以来,交投人充分发挥设计、施工等强强联合的优势,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积极开展“品质·创新年”“攻坚杯”劳动竞赛等活动,不断创新工艺工法,在大桥建设上创造了多项“第一”,为湖北建设交通强省保驾护航。

  大桥建设,主梁——是重中之重。嘉鱼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有钢箱梁、混凝土梁两种类型,施工难度大,为解决影响箱梁质量的诸多难题,创新是不变的主题。

  据介绍,国内大桥的钢箱梁U肋与顶板的传统焊接方法为定位焊接法,形成诸多“铁疙瘩”,经过车辆长期碾压,焊接处易产生裂缝,导致桥面抗疲劳性下降。

  为解决这一先天“缺陷”,本项目在全球桥梁建设上率先尝鲜,对主桥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采用了U肋与顶板熔透连接和免定位焊接、装配内焊一体化技术新工艺,有效避免了“铁疙瘩”,大幅提升了U肋与顶板的焊接水平和桥面抗车载疲劳性能,为钢箱梁板单元的智能化制造打下坚实基础。今年4月25日,嘉鱼长江大桥技术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U肋组焊一体生产线,在扬州中铁宝桥基地正式投产。这标志着该大桥U肋免定位焊组装技术的落地,为推动解决钢桥面正交异性板的疲劳问题这一世界性重大技术难题迈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

  以往,斜拉桥边跨混凝土箱梁施工时,很容易产生裂缝。经过与设计方充分沟通,在主桥北边跨混凝土梁施工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分段分节(跳仓)高支墩支架现浇施工工艺,通俗理解是将一节长300米的混凝土梁分成多段施工,大大减小了箱梁受力期间的收缩、变形等影响,降低了开裂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为了避免大桥混凝土梁和钢箱梁结合处出现常见的脱空、开裂等问题,在湖北首次对混凝土梁与钢箱梁结合处(钢混结合段)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联合浇筑方案,成功解决了钢混结合段脱空、开裂等难题,为全国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大桥南岸滩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匹配节段预制拼装工艺,此工艺在湖北建桥史上首次使用,为装配化桥梁的发展和我省更大规模的推广工厂化预制拼装结构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在南岸主塔承台施工时,采用12台千斤顶同步下放钢吊箱,钢吊箱重达1700多吨,且呈不规则椭圆形,面积相当于3.5个篮球场大小,下放高度27米,必须一次性下放到位。经反复优化工艺方案,最终实现钢吊箱垂直度达到1.3‰,横轴线偏位仅9毫米,纵轴线偏位仅7毫米,精准度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据统计,全桥各项目参建单位共获得80多项创新成果。

 

  信息化、智能化打造“平安工地”

  大投入换来母亲河生态环境零投诉


  除了工程质量外,安全管控与生态保护是建设交通强省的重要一环。

  开工建设3年多来,建设单位全方位使用信息化、智能化监控管理技术,不讲条件、不计成本加大环保投入,实现了安全绿色生产。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应用系统,建立了三维模型,安装了北斗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现场全方位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实施了结构物施工质量信息二维码管理,构建了层层履责、全面覆盖、网络到人的监管模式,确保质量管理可追溯性。

  在施工现场,每个桥墩上都有一张二维码,好比桥墩的“户口”。掏出手机一扫,详细信息一览无遗:“滩桥41号墩,桩径2米,桩长53米……”。据统计,全线共有138个桥墩具有相应编码和施工详细资料,施工单位、责任人员,开工、完工时间清晰,既便于查询、维修,也便于区分工程责任。

  大桥建设还层层建立了试验室、拌和站信息传输终端,所有检测数据自动上传,项目指挥部管理只需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混凝土配合比、关键节点工序等各类信息。一旦发现有风险,能够及时预防。据悉,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先后三次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平安工地”。

  不仅要平安施工,更要绿色施工。进场以来,建设者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执行长江大保护理念。

  按原计划,要修建一个临时码头,方便材料运输。为了保护长江,交投积极配合湖北省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行动,宁肯增加建设投入,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取消了临时码头。

  嘉鱼、洪湖江段位于长江白鳍豚国家级保护区范围内,大桥桥址虽不在保护核心区内,但施工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绝不能把污水、泥浆和建筑垃圾排入长江。为此,在施工中,拌和站设立了三级沉淀池,处理能力超过30吨,污水沉淀后将泥砂清理运走,污水进入城市管网排放;长江江面施工产生的泥浆全部通过管道抽到泥浆船上,运到指定地方集中处理;每天产生的固废垃圾定点、定时清运,绝不让其在长江边“过夜”。

  为了管控施工区环境,还聘请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设置了2个声环境监测点和2个水环境监测点,对大桥施工进行水质监测和噪音监测。施工3年多来,监测指标一切正常。

  嘉鱼县是我省著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大桥南岸施工区附近是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区,为了方便村民在蔬菜收获季收、运蔬菜,交投始终将社会责任落实在小处、细处,主动开放了施工便道,在为当地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对混合交通产生的灰尘、泥土,安排保洁员定时洒水清理,注重环保、文明施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沿线村民的支持和好评。

  这些环保举措,得到了环保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的高度评价。截至目前,项目大桥施工生态环境零投诉。

  不懈的努力、无私的奉献,为湖北交投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赢得了诸多荣誉:“省级文明单位”、咸宁市“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省交通运输厅质量安全“先进集体”、省交投集团“品质·创新年”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示范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Copyright ©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1200475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394号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大道26号湖北国展中心广场东塔34-38层
电话:027-87574992   邮编:430050

成员企业

  • 产业类子公司
  • 运营类子公司
  • 建设类子公司

全国交通

省直部门

兄弟省市交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