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穿秦巴,天堑变通途!6月10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十巫南高速公路第六标段控制性工程——戈边4号隧道双洞顺利贯通,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一个多月完成,成为十巫南高速全线首个完成隧道施工任务的标段!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不仅为项目通车按下“加速键”,更以“逢山开路”的魄力,打通了鄂陕渝三省交界的交通动脉,有效完善三省交界出口通道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攻坚克难!智慧施工破解“地质禁区”
戈边4号隧道位于十堰市竹溪县戈边河村,全长2.4km,最大埋深达590m,宛如一条“地下长龙”横穿复杂构造交汇区,堪称“地质博物馆”:洞口段两处不稳定堆积体暗藏滑坡风险,地层岩性主要为中风化炭质灰岩,节理裂隙发育且需穿越高危断裂带,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面对世界级施工难题,建设团队以“科技+匠心”双轮驱动:
异型套拱“零开挖”:针对洞口段不稳定堆积体的工程挑战,创新应用“异型套拱”技术,结合“零开挖”进洞方法施工,实现对边坡“零扰动”,贯通“零误差”。
动态监测解难题:在断层破碎带施工中,依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探明地质条件,综合运用超前注浆、管棚及小导管预支护加固围岩,采取分部开挖快速封闭支护工艺,并强化钢架喷锚与锁脚锚管施工,同步建立围岩变形与渗水实时监测体系,动态优化支护参数,配合防水板与止水带阻断水岩作用,系统性防控塌方、冒顶及突水风险,为隧道安全贯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绿色赋能!生态优先绘就施工新范式
“湖北作为生态大省,要有大担当、大作为。”面对生态敏感区星罗棋布、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严苛、施工水域涉及水源保护地等重重挑战,为推动环水保工作朝着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方向迈进,项目团队积极行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度融入每一道工序,以“最小干预”实现“最大保护”:
设计巧思降影响:桥梁施工设计中,将跨度从30米增至40米,减少桥墩数量,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梁场建设策划中,3座预制梁场“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红线内路基布设场地,减少临时占地约47.2亩,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农田的占用,守护农田“生命线”。
绿色施工护环保:拌合站建成初始,设计七级沉淀池净化污水,噪声敏感点设置数字化监控设施,拌合站料仓棚内加装自动喷淋降尘设施;裸露边坡采取绿网遮盖措施降低扬尘,表土集中存放备用减少水土流失……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一套“组合拳”让施工与生态和谐共生,逐步形成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环水保新格局。
党建引领!智慧守护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项目以“党建+安全”为抓手,构建双重保障体系:
党员驻队强管理:项目团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通过项目驻队党代表驻点带班管理,深扎施工一线,每日巡检,实时监察,实现施工现场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穿透式管理。
智慧监测保安全:为确保隧道施工人员安全,项目引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云架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具备超前地质预报、自动化监控测量、环境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等功能的隧道工程建设全要素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隧道工程全天候、无死角、快响应的全过程信息化跟踪管理,让隐患无处遁形。
“戈边4号隧道双洞顺利贯通标志着6标合同段内所有隧道掘进施工已圆满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既是起点,更是冲锋号!”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下一步将加快制架梁施工,力争2026年6月底完成制架梁的全部任务,为十巫南高速顺利通车奠定基础。
随着十巫南高速加速推进,这条承载着民生期盼与发展愿景的“致富路”已初见成效——沿线中药材贸易量突破10亿元,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作为湖北省“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中“纵八”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巫南高速建成后,将成为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支撑湖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硬核引擎”,推动鄂陕渝毗邻地区资源互通、产业协同,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